淬火与回火
淬火与回火

淬火与回火

淬火

淬火是加热工艺之一,淬火之后须快速冷却,以增加钢的硬度与机械强度。

为此,须将钢加热到比上临界温度稍高的温度(850℃-900℃之间)后,(根据钢特性)将其较快地在介质(如石油、空气、水以及水与可溶聚合物的混合物等)中冷却。

加热的不同方法有电炉加热、煤气炉加热、盐浴炉加热、火焰加热及感应加热等。

感应淬火中通常使用钢的碳含量在0.3%~0.7%之间(亚共析钢)。

感应加热的优势:

  • 可处理工件中的特定部分(淬火剖面)
  • 频率控制和加热次数
  • 可进行冷却控制
  • 节能
  • 无物理接触
  • 可进行控制与定位加热
  • 能够集成在生产线中
  • 提高绩效、节约空间

可通过下列两种不同方式完成感应加热:

  • 静态式::将工件放置在感应器的前面,并在工件或感应器均不移动的情况下进行操作。这种操作速度非常快,仅需简单的机械机构,即使工件几何形状复杂,也能非常准确的定位待处理区域。
  • 渐进式(通过扫描): 对工件进行连续操作,移动工件或感应器。这种操作意味着可以对具有较大表面和较大尺寸的工件进行处理。

同静态处理相比,对于同样类型的工件,扫描处理耗功率较低,但处理时间更长。

回火

回火是一种能够降低硬度与强度,增大淬硬后的钢件韧度,同时可以移除拉张力,使钢件保有所需硬度的工艺。

传统的回火系统包括在相对低的温度(150℃~500℃,须总是低于AC1线)下对零件进行一段时间的加热,并随后将其缓慢冷却。

感应加热的优势:

  • 减少加工时间
  • 可进行温
  • 可集合到生产线
  • 节能
  • 可及时获取零件
  • 节约平台空间
  • 改善环境

淬火与回火是许多行业部门处理多种零部件的加工工艺。